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秦必有百年之内,必有昌盛之国运-《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第(2/3)页

    便是老范增,也被他赶鸭子上架,帮忙完成最后的核算总数。

    丁口田亩统计完成后,又是召集柘城本地的老弱妇孺,公审了六国守军。

    只要是在守城期间,有欺辱杀害百姓者,一律判为终身苦役。

    老范增全程观看了公审,因为他也在被公审之列。

    只是他也就在柘城待过几天,将本地的士族豪绅杀光之后,就随项梁继续出发征战了,没有跟底层老弱妇孺有过甚么接触,自然也就没人指认他。

    于是,他又被扶苏拽回身边,继续担任暂时性的中军司马,帮忙编户分田。

    扶苏发现这老头是真好用,干啥都是手到擒来效率奇快,也怪不得在六国联军中,能与项羽并称一文一武!

    “六国旧族败得不冤,项家叔侄败得不冤啊……”

    经历过一场公审,重新回到扶苏身边的老范增,唯有如此感叹。

    相比六国旧族,到了一地不分青红皂白,将士族豪绅斩杀殆尽,再将越人统统贬为农奴或工奴,为大军种粮食打造甲械。

    秦廷对待越人的政策,简直就是仁政!

    哪怕在秦廷的耕战体系下,在战争没有停止之前,越人百姓的生活,将与农奴工奴并无太大差别,无非是能吃饱、有衣穿……

    能吃饱!

    有衣穿!

    那么朴素的六个字,却又那么能笼络越人之民心!

    而在此之外,老范增发出这一感叹的另一原因,却是扶苏。

    扶苏的人品德行,以及隐隐展露出的帝王之姿,无不让老范增折服。

    他已经可以预见,大秦必有百年之内,必有昌盛之国运。

    这一次,不再是他安慰自己的借口……

    “太子殿下,老夫有赚城之功,是否已然将功折罪?”老范增一边帮扶苏批阅军卒送来的竹简公文,一边一心二用的好奇问道。

    扶苏点点头,转而却又摇头,迟疑道:“将功折罪自是有的,但范老为叛逆之首脑人物,具体如何处置,还需父皇决断。”

    老范增愣了愣,旋即气的胡子直翘,扔下毛笔道:“世人皆言暴……大秦以法为强,有法必尊,怎可出尔反尔?”

    扶苏捡起毛笔,塞进他手里,然后只是看着他不说话。

    老范增:“……”

    老范增无奈,只得继续批阅竹简。

    扶苏满意颔首,露出笑颜道:“将功折罪,只是折罪……处置却是要安置,集中安置监管,省得你们再闹出事端。”

    老范增闻言,不由嗔怪抬头,瞪了扶苏一眼,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

    扶苏不以为忤,继续低头批阅竹简。

    不过,一种奇怪的气氛,却在一老一小间弥漫着,似乎是有那么点暧昧,但谁也不愿点破……

    ……

    而也就在扶苏与老范增的暧昧中,大军抵达了柘城。

    不同于别处平原的处处桑麻稻田,柘城周围的一半田地,种的都是甘蔗。

    柘城的柘字,其实就是甘蔗的蔗字,汉时才有了蔗字。

    如今已是到了入秋时节,正是甘蔗的收获季节,田间地头尽是收割甘蔗的老弱妇孺。

    这次,他们没有见到大军便躲起来,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这些大军中有他们的父兄子弟。

    所以他们反而热情的凑上来,给兵卒送甘蔗吃,趁机瞧看行军队列里,有没有自家亲人。

    不过,没有兵卒敢接,虽馋的流口水,却只是一边推让,一边看向宣教官,眼神中满是央求。

    但宣教官比他们还馋呢……

    在这先秦时代,甜是真正的奢侈味觉享受,哪怕到了后世,似乎也有人说,甜可以使人产生幸福感。

    而华夏之地吃甜,乃是从饴糖与蜜糖中摄取,可饴糖与蜜糖,又是极其珍贵的东西。

    珍贵到战国诸侯之间,将之当礼品互赠!

    至于甘蔗,属于印度舶来品种,此时还并未普及开来,也不适合在南越之外种植,甚至在楚南都难种好。

    就像秦墨极力在大秦推广的棉花一样,想要真正的普及,便需要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育种,使之能适应不同地域的气候。

    否则种出来也不甜,甚至种不活!

    而且甘蔗在南越,也是贵族才享受的起,普通百姓可没有口福品尝,正所谓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大抵便是如此!

    踏踏踏——

    中军大纛旗之下,疾驰上百名骑士,沿着行军队列,给那些凑上来送甘蔗的老弱妇孺塞金豆子,道:“只管将收获的甘蔗送来,给每位将士分发一根品尝。”

    黄金永远是硬通货。

    老弱妇孺们欣喜若狂,赶忙将手里的甘蔗,塞给面前的军卒们,然后回到自家甘蔗田里,扛来更多的甘蔗捆挨个分发。

    倒是有那运气好的老弱妇孺,竟真看到了自家亲人,于是挂着糖霜的甘蔗,一股脑全塞了过去,给谁不是给……

    ……

    大军一手兵器,一手甘蔗,嘎吱嘎吱赶到柘城城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