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苟利家国,不避福祸-《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第(2/3)页

    信陵君放下了酒杯,静静听着廉颇的故事。

    “老夫拙舌,不知如何反驳,只是知晓此事,吾必须去做,却总也想不出合适的解释。直到一位年轻的将领给吾上了一课,他说: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廉颇眼中放光,缓缓地说道。很明显,那位年轻的将领很明显了,就是我们的赵括同志。

    “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信陵君反复念叨着、扎摸着。

    “信陵君以为,此言然否?”廉颇问道。

    “此言大善!非为国为民之人,不可总结出此言也。”信陵君回答道。

    “既然此言妥当,那么信陵君可愿亲身践行此言?可愿意为了魏国牺牲自己的性命,乃至于自己的名誉?”廉颇继续问道。

    “本君自然愿意。”信陵君信誓旦旦地说道。

    入套了,廉颇很满意。

    “既如此,某这里还有一法,可就吾之赵国,可为魏国取利。不知信陵君可愿一听?”廉颇卖着关子说道。

    “自然愿意,廉老将军,快快讲来!”瞬间,信陵君的酒就醒了。

    “君上曾告知于吾:今魏国大军已陈兵于魏赵边境,枕戈待旦,只等魏王之令,便可随时杀入长平战场,此言然否?”廉颇问道。

    “确是如此。”信陵君回答道。

    “那么魏王可曾下令前线大军撤退?”廉颇又问道。

    “尚未曾下令,但恐怕过不了几天便会下令回转了。”信陵君回答道。

    “既然如此,当此时,若是有人持虎符,令前线进攻,前线将领会否有所怀疑,而遣人回王城确认呢?”廉颇继续问道。

    “自然不会,虎符在手,又与之前的部署一致,前线将领自然不会有所怀疑,倒是撤军的指令,可能会要求遣人核实确认,当然如果是重臣持虎符节制众军,前线一般也会遵从。”信陵君愣愣地回答道。

    “既然如此,若是君上持虎符而至边境,能否接掌全军,又能否指挥全军即刻出兵呢?军中将领是否会有所怀疑、有所不服呢?”廉颇又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