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患不均-《大汉国手》
第(2/3)页
三公九卿很是无奈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为华安夸功。
有功得赏是所有臣子都必须恪守不能打破的规则。
宦官与士族争权不假,可仍有需要双方恪尽的底线。
“陛下,如今叛军犹在,长安之围仍未可解,此时论功行赏于长安诸军不公。臣私以为可先记下功勋,待叛军覆灭之日再一一累功行赏,不然恐长安有失。”何进知道不能诋毁军功,却可以拖延行赏的时间。
想以十八岁封侯?
做梦!
除非我何进身死。
宦官集团本就顽固,若再让他们有如此强援为外应,则士族,军方必将地位受损。
身为士族精神领袖,军方名义领袖,何进必须据理力争,不使华安获马上封侯。
至少不能使其十八岁便封侯。
大汉朝有一个霍去病就够了,再多,就是祸害了。
刘宏和张让闻言不喜。
三公九卿见何进顶上去了,顿时联秧出列,纷纷拱手附和。
认准了此时战事未毕,不宜此时行赏,否则恐长安有变。
刘宏被噎的不行,张让也被气的眉头紧皱。
然而长安的安危,他们不得不考虑。
若长安有失,则洛阳危机,大汉江山危机。
这个风险,刘宏不敢赌。
世人皆患不均。
人心难测啊!
若真因为自己一意孤行封赏华安晋爵为侯,而致长安之内兵将心生异议,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何进看着龙椅上脸色难堪的天子,知道自己赌对了,但他不能就这么致天子以难堪,不然就轮到他何进难堪了。
不使华安得侯爵的目的已达成,就该急流勇退,给天子还以脸面。
“然臣亦知有功不赏非我大汉之富,臣以为可授华中郎将实领冀州刺史职,掌冀州全境,以敌叛军反扑。”
张让看着何进,咬牙切齿。
刘宏看着何进,冷笑了一下。
给一巴掌赏个甜枣是天子的玩法,如今被你一介大将军反其道还施朕身!
好!很好!
可你低估了朕的叛逆决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