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策义(第三更)-《唐狼》


    第(2/3)页

    “当然不是!这只是小部分鬼怪异志书看多的了人。大部分的人进入天策,是因为那块石柱上的字。”杨子虚指了指大殿前方,那块高大的石柱,认真的说道。

    那石柱上刻的便是“尽诛宵小天策义”七个大字。这是天策的傲骨。

    天策府中,有不少人还在西北军中尚未归来,大军依旧还在北疆边防驻扎着。虽然击败戎狄这次的进攻,但仍未能够彻底解决北疆边患。

    大唐自建立八百年以来,边关一直都不甚太平,北方有戎狄虎视眈眈。南方的大燕,西北的蛮族如疥癣之疾,始终挥之不去。

    但戎狄和蛮族这数百年间相间壮大了起来,在二十年前,结成同盟,这一下几乎能和大唐分庭抗礼,这也使得这些年来大唐不断的对边疆动武。也给国力造成了较大的损伤。

    大唐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光是军中,以上官家为首的神策府,一直暗自和天策针锋相对。自圣后年间开始,大唐的朝堂之上,更是经历过三次的血洗。太极殿前那白玉石阶上,至今仍残留着淡淡的暗红色的红纹,那是鲜血流淌过的痕迹。

    皇权的更替总是会伴随着无数的杀戮,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睿智于长孙大人,或亦如薛神将,皆在那风波中死去。

    无论是传承百年的神策还是更早的羽林军,亦或者是各郡镇守的军队。从都统到将领,已然早就没有了铁血。战场上的失利,朝堂上的谄媚。愈演愈烈。

    而天策则是不断的在大唐各处的疆土中来回的调动着兵力,竭尽全力的守护着大唐的疆土。仅仅是这十年来战死的天策将士,就已经达到百万之数。无数的天策将士前赴后继般踏入边疆的战场,而后长眠于此。

    帝武候的呕心沥血不但没有换来该有的荣耀,反而却招来了皇室越发的猜忌。北疆一战,帝武侯粮饷被断,七十万大军几乎是空着肚子在和戎狄作战。若非帝武候强行征用东南四郡的赋税,恐怕不用等到戎狄来攻,天策这七十万大军就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了。

    不仅仅是东都神策和皇室之间对天策有着戒心。不少驻扎在大唐各州郡的那些个王爷,也同样是手握重兵。但几乎很少有亲王带兵上阵杀敌,几乎都是对天策,对太极殿上的那座宝座,充满着忌惮与野心。

    这一切,只因当初太宗皇帝下的那道御旨。天策是太宗皇帝一手建立起来的,太宗皇帝最信任的军队,也正是天策军。

    或许怕后世再重现当年争夺自己皇位时的情形,又或许是别的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在太宗皇帝晚年垂暮之际,曾给天策府下过一道御旨,那就是要天策永远守护着大唐。同时,也永远守护着皇室的血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