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历史选择-《决战大洋》

    是时候将目光转向西方了,我们先说英国。Δ笔  『趣『阁WwW.biqUwU.Cc

    因为慕尼黑阴谋,英国相张伯伦回到国内,挥舞着一纸协议,向民众宣布赢得了和平,但随之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警告无效被迫对德宣战,苏联最后横插一杠子,和平的脆弱言论便不攻自破了,大英帝国不得不踏上战车。因此,张伯伦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不得不在十月份波兰全境沦陷,并在英国组建流亡政府的时候,向民众表演说,宣布引咎辞职。

    由女王做了象征性批示,英国内阁最终让张伯伦下台了,然后选举温斯顿.丘吉尔为新一任内阁相,于十二月一日就职,比历史上提前数月。

    丘吉尔上台,并没有改变张伯伦内阁制订的既定政策,依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战争动员,加紧和法国合作,现在法国的形势还可以,法军并没有完全溃退,德军虽然连连取得胜利,但夺取的都是边境上的小城市。丘吉尔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但他的眼光终究穿越不了历史,不会想到法国将于一九四零年六月沦亡,度之快震惊世界,后来戴高乐将军在伦敦表《告法国人民书》,呼吁人民继续抗战,标志自由法国运动开始。

    法国毕竟是欧洲大国,被称为“高卢雄鸡”,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一直排在欧洲前列,在初期向德国宣战时就被德军边防部队打了回去,然后就开始接连失利。丘吉尔在就职演讲之后,和美国总统紧急联络,轴心国集团在欧洲战场有苏德意西罗保匈六国,苏德是主力,意大利就是猪队友,西班牙刚刚结束内战,从法国南部进攻心有余而力不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属于绝对的仆从国,可以归为打酱油的一类。

    苏德威胁迫在眉睫,虽然英法是传统的老牌列强,但在军事实力上和苏德差距不小,如果美国不能及时参战,欧洲最多坚持两年,要不然就得依靠中国从亚洲插老毛子一刀——中国倒是可以派遣远征军赴欧参战,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中**队的战斗力连那些矮壮的日本兵都打不过(明日战争后,欧美列强对中**队战斗力的普遍认识),所以最后还要依靠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大西洋强国美利坚,美国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或许能解救陷入毁灭深渊的欧洲大6。

    罗斯福很无奈地表示,他虽然非常愿意立即编练大军登录欧洲支援盟国作战,但美国国内的反战主义和孤立主义情绪非常高涨,总统权力再大,也不敢跟选民作对,所以一切还需要斟酌一二。可以说,在十九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爆之前,美国没有称霸世界的雄心壮志,既不是级大国,也没有争当级大国的野心,美国6军仅仅只有可怜的十万人,也就编了几个师,一战胜利后,随着其它国家建立空军,更加磨刀霍霍准备角逐世界,美**队依然保持着6海军的传统编制,空军没有独立出来,仅仅6军和海军都编有航空兵部队,二战胜利后的第二年,一九四七年,美国空军才正式挂牌成立,三大军种得以在美国三足鼎立。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既了战争财,也在参战后获得了巨大的战争红利,但其国内盛行的“光荣的独立”思潮依然有很大市场,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各项对外政策也不得不受制于这种思潮。直到二战结束,美苏并列为级大国,美国人民民族自信心空前膨胀,随后冷战开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红色帝国轰然倒塌,美国奠定霸权根基,成为了唯一的级大国,那时候美国才是真正的“世界的美国”,而不是“美国的美国”。

    罗斯福是有心参战的,但国内的各种风潮不允许他这样做,而在一番考虑后,他也认为还不到参战的时候,因为欧洲战场还没有进入水深火热之中,英法列强还能撑得住,这时候美国人过去是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重要。当然,这位任内时间最长的美国总统不会想到,美国参战的确是给欧洲雪中送炭,但却是以一种被迫的形势,在被小鬼子盖了帽之后,美国就是不想参战也不可能了,美国人民也只得支持政府的战争决策。

    丘吉尔忧心忡忡地结束了和美国总统的通话,他有预感,时隔欧战不到二十年的欧罗巴人民,然后重塑一个能够重新维持平衡的未来世界,将再一次陷入战争阴影,这到底是欧罗巴的不幸,还是人类世界的幸运?在欧洲战场上,英军登6法国协助法军作战,但德军的攻势非常凌厉,英法联军只是在苦苦支撑,至于起反攻,丘吉尔和法国总理贝当则想都没有想过。

    细数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制造旅顺惨案到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闪击波兰,虽然小事件不断改变,但大事件依然固我地沿着历史早就设定好的轨道前进,不曾有丝毫偏差。非要说偏差的话,那就是在钟成和朱清严两只蝴蝶掀起的蝴蝶效应下,中国成功进行了领土扩张,国力开始爆式增长,相信就算在取得战争胜利后,一点战争红利也见不到,凭借庞大的国土以及世界第一的人口,和美国分庭抗礼也毫无问题。

    这或许就是历史的选择,它愿意退让一些小事,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它站得非常稳。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中旬,日军攻克南库页岛桦太市,迫使守军退往苦叶市。桦太一战让中日军队都损失惨重,守军用数百门火炮打得日军晕头转向,若不是联合舰队启用海空支援,日军别说攻克桦太,能不能在中**队的炮火下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也正是桦太战役让中**队次意识到火炮集中使用的甜头,那毁灭一切的气势不仅让炮兵部队记忆犹新,更让进攻的日军肝胆俱裂。中国火炮年产量十万余门,随着战争爆,兵工厂也在很多城市相继建立,最有名的当属成都第一兵工厂和重庆第一兵工厂,日产量非常可观,只要能将小鬼子挡在关外一年,中**队就会拥有异常庞大的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空军建制和海军建制会一点一点的恢复,反攻将不是痴人说梦。

    在苦叶市的战斗,中国炮兵部队再次大神威,日军也调集了一部分火炮,但由于要跨海运送,所以数量稀少,连八十门都不到,大规模炮战开始后,日本炮兵被压制得抬不起头,迫使日军不得不撤退。战后清点损失,日本炮兵损失了四十三门火炮,是彻底损毁,不可修复,还有的能修复,但就剩三十来门火炮,就是最有信心的日军指挥官,也不会认为能战争中国炮兵。

    中**队简直就是烧钱,轻武器弹药充足也就罢了,竟然连火炮的炮弹也没有缺少的,半天的炮战打下来,日本炮兵精疲力尽,中国炮兵则是越战越勇。这基本是沈阳兵工厂和哈尔滨兵工厂的功劳,因为靠近前线战场,沈哈兵工厂生产最多的就是弹药了。

    以至于朱清严在战后,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感叹:“我一直都认为中国人民是勤俭朴实的,没想到一有了点儿‘小钱’,打起仗来竟然跟暴户一样,光是在弹药上的花费就足以平地建起二十座大城市!”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如果日本也有这样的国力,那中国就无话可说,只能在战场上拼硬实力,现在软实力对比,日本完败。裕仁和麾下的东条内阁错误地估计了敌我形势,认为中国仍和明日战争时一样不耐打,可他们就没有想过,那时候日本拥有东三省和朝鲜半岛,经济水平还能位居世界前列,明日战争后,石原内阁奉行韬光养晦政策,将东三省还给中国,结果造成宇垣一成据台湾和朝鲜独立,甚至还让日本列岛分裂了一段时间,虽然时间短暂,影响却非常大,为以后谷寿夫割裂与日本帝国政府而走向独立埋下隐患。

    日本重新统一后,石原内阁通过一系列努力,获得了堪察加半岛,意欲与中国合作共赢,二战爆前,石原内阁亦主张加入同盟国集团,不得不说,石原莞尔的眼光非常毒辣,日本只要跟着同盟国集团取得胜利,就可以维持往日的荣光,并名正言顺地占领堪察加半岛,拓展生存空间。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裕仁没有选择妥协,东条内阁上台,一改石原内阁的温和亲华政策,悍然向同盟国集团宣战,导致现在的尴尬境地。

    日本毕竟不是明日战争前的日本了,国力大幅度衰退,经济凋敝,本该作为配角跟随同盟国集团打赢二战,却因为又一次“下克上”政变导致石原莞尔的努力付之东流,让人不得不感叹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