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双剑对决-《明末虎啸》


    第(3/3)页

    李啸倒吸了一口气,他心下暗算,炼一吨生铁一般需要焦煤一吨左右,2000吨生铁则要2000吨焦煤,按一吨焦煤20两算,合计买焦煤就要40000两银子。

    这个价格太高了,李啸毫不犹豫地否决了颜均的方案。

    李啸决定自已试制焦煤。前世的他,知道一些炼焦的原理,现在正好动手实践。

    李啸先让劳力们洗煤。

    一大群工人用筛斗在浔河中用水清掉从蔡守处买的原料煤,这一步是初步除杂,去掉煤中的灰分,石块、泥土等等。因为这类物体多含有硫和磷等杂质,对于炼铁极为有害,为了除去这些杂质,就需要对原煤进行人工洗选,洗选后所得净煤又叫洗煤或者精煤。

    与此同时,李啸命人建了一座炼焦窑。外形与炭窑颇为相似。

    精煤晒干后入窑,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精煤点燃,靠精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这是直接加热。随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尽地大量煤裂解产物形成的热气流,经窑室侧壁地导火道继续燃烧,并将部分热传入窑内,此为间接加热。

    经过直接与间接两道加热,八百摄氏度的高温燃气流则夹带着未燃尽地煤裂解物从窑顶开孔处排入大气。这个过程延续八到十天,焦炭就制成了,随后,李啸命人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待窑炉冷却后,开门扒出制好的焦煤。

    李啸的制焦试验,终于成功了。

    炼铁高炉采用焦炭代替木炭,为现代高炉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础,是冶金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使人类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钢铁生产。

    李啸决定,以后雄唐所内所产的钢铁,分用途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钢铁来生产,能期各尽其用。

    他在想,也许要按以下规则来决定所产的钢铁使用分类。

    1、诸如生活用具与农具等物品,用焦煤炼制的中下等品质熟铁来制作。

    2、李啸军的全体士兵所用的铠甲与盾牌,则都用焦煤炼制中上品高炭熟铁来生产。

    3、全军的武器与火器,都用焦煤所制的普通钢材和上品高炭熟铁来制造。

    4、将领的铠甲与武器则用木炭生产的精制共析钢来制造。

    当然,即便如此,按李啸军现在的钢铁产量,所产的钢铁除自用外还会大有富余,那么,把这样的各类铁制品贩卖到各地去,当可为雄唐所增加极大的一笔财源。

    李啸可以想象,这些超出明朝同类产品一大截的钢铁制品,将在大明各地的何等受欢迎。

    雄唐所引领世界的钢铁冶炼,成为了李啸崛起的第一步。(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