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前所未见的炼铁-《明末虎啸》


    第(3/3)页

    其实坩埚炼钢铁早在汉代就有了,在宋代达到一个高峰,明代少数地方亦有,称为方炉,只不这种古代的方炉,只能炼铁,不能炼钢。

    李啸找来曾做过瓷器的廖全禄,给他画了一张草图,让他用做瓷器的方法,先把粘土粉碎加水过筛成细泥,再加入象石灰,炭粉之类用来进一步除渣增碳的配料,混合均匀后,再像塑瓷胎那样在飞速旋转的木盘上手工成型,最后放到专门的高温窑中烧制十个小时,坩锅就新鲜出炉了。

    为了保持技术不外泄,石灰与炭粉的加入比例由李啸亲自配好,并且装模做样了加了一些无关的渣料与以上两种料混在一起。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李啸突然想起明朝一些名人对各地炼铁状况的评价。

    当时的铁以福建的最为闻名,崇祯年间方以智曾经在《物理小识》说过:南方铁以闽铁为最上,广铁次之,而楚铁只可做锄。

    茅元仪在《武备志》中则在说:制威远炮用闽铁,晋铁次之。

    赵士桢则在《神器谱或问》说:制铳须用福建铁,他铁不可用。炼铁,炭火为上,北方炭贵,不得已用煤代替,故迸炸常多。

    李啸在心下暗想,我所制的雄唐所钢铁,这质量,定要在那明朝最好的闽铁之上。各位大贤,承让了。(未完待续。)


    第(3/3)页